昨日上午,以“深化改革,优化地方金融资源——开创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新局面”为主题的2018国家金融与发展(昆明)研讨会开幕。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程连元出席研讨会。
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喜良在研讨会上致辞。他说,近年来,昆明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建设,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打响“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三大城市品牌,努力把昆明打造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围绕这一奋斗目标,昆明将金融产业列入“188”重点产业加以培育,强化金融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全市金融业规模总量不断扩大,服务功能逐步健全,发展活力明显增强,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金融业逐步成为推动昆明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引擎。
王喜良表示,当前,为加快推进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研究出台了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实施方案、昆明国际金融小镇建设实施方案及扶持奖励办法,加快昆明金融产业园区建设,抓好沿边金融示范区改革,吸引各类金融机构落地昆明发展,确保到2020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620亿元以上。此次研讨会的举行,必将有力推动昆明金融产业发展,希望各位金融领域的精英翘楚,充分发挥理论研究、政策咨询、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多为昆明金融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开出良方。昆明将与大家携手并肩,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扎实开展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出席研讨会,并在开幕式上作题为《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要素分析》的主旨演讲。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行长李波到会致辞。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保建彬主持开幕式,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夏俊松,滇中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李茂忠出席开幕式。
2018国家金融与发展(昆明)研讨会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云南省金融学会、昆明金融与发展研究院、昆明金融业联合会共同举办。研讨会持续至今日,期间将开展专题演讲、圆桌会议、金融大讲堂、现场考察等系列活动。
嘉宾共话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设
嘉宾积极为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言献策。
在昨日举行的2018国家金融与发展(昆明)研讨会上,来自国内银行、保险、证券和监管部门的领导嘉宾积极为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言献策。与会专家建议,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引领云南省与南亚东南亚开放合作的龙头作用越来越显著。在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方面,昆明要寻找自身的优势,寻求创新和突破,做强做大地方特色金融。
金融辐射效应不断扩大
“截至2018年6月末,昆明市金融机构(含外资)人民币贷款余额1.55万亿元,同比增长7.8%,贷款余额约占全省的58%。”人行昆明中心支行行长李波在会上介绍,昆明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银行总部集群特征逐步显现,多家外资银行昆明分行先后成立,中国银行沿边金融合作服务中心、建设银行泛亚跨境金融中心相继落户昆明。与此同时,围绕实体需求,跨境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云南省与700多家境外银行机构打通跨境清算渠道,建成境外边民信息管理平台,推动“跨境反假货币工作(昆明)中心”正式挂牌。总体来看,昆明作为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与李波的观点一样,方正证券首席执行官高利也认为,近年来,昆明市的金融业取得了蓬勃发展,从全市金融产业的增长值、同比增长率、占第三产业的比例、对经济的贡献率等可见一斑。在金融机构数量、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金融信息灵敏度、金融设施建设、金融服务效率等各方面,昆明都已初步显现了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特点,具备进一步提升区域影响力、提高国内竞争力的条件。
事实上,近年来,昆明市金融辐射效应正在不断扩大。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行银行和浦发银行等银行分别根据自己的业务侧重不同成立了总行级的金融服务中心,为未来跨境金融发展铺路。
金融中心要有自身特色
在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昆明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扬认为,金融中心是资金融通的聚集地和资金输送的辐射源,要提供标准化的产品以及制定标准的交易规则,助力市场参与者降低交易成本;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不仅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也是一场城市间创造有效的金融环境、获取更多收益价值的竞争。以伦敦金融中心的区域发展五要素来看,昆明要放眼于全省,打造金融网络和金融总枢纽,要坚持创新,形成具有独具云南特色的产品、交易规则或安全的金融环境。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行长周洪源也建议,昆明应注重发展自身特色,着眼于位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核心区域和毗邻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以及资源优势,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与此同时,云南可以考量外向发展的潜力和靠前市场的需求,科学地进行产业选择,发展外向型产业,实现产能合作和贸易创造。此外,昆明应该更多地研究南亚东南亚市场需求,包括经济需求、金融需求、民生需求等,把区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农业银行总行公司业务部高级专家郑旭华建议,昆明要扩大金融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化金融合作机制,推进人民币与南亚东南亚货币直接挂牌兑换,畅通非主要货币清算渠道,完善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双边本币跨境结算体系,加强监管政策的配套支持,加快支付结算渠道改革创新。
人行昆明中心支行副行长王春桥建议,跨境人民币结算始于云南边境贸易,目前跨境人民币业务已能够辐射周边多个国家,成为主流结算模式。目前全省对非储备货币现钞有较大需求,在打造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细分领域,可以开展外币现钞跨境调运,将泰铢、基普、缅币等东盟、南亚国家货币现钞调运到昆明,提供给有需求的企业、个人,并通过银行网点辐射到周边省份。“若是在昆商业银行能够形成合力,在周边国家货币的调运调剂上有所作为,未来还可视情况建设相关货币的离岸业务中心,在跨境金融的细分领域精耕细作,形成昆明区域性国际金融服务中心的独特竞争优势。”王春桥说。(来源:昆明日报)